返回 第二百三十五章 都是福中堂的功劳  清妖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二百三十五章 都是福中堂的功劳[2/3页]

  觉得借读费用明年本就应全部收归内务府,所以赵有禄这是拿内务府的钱还内务府的债,羊毛最后还是出在内务府。

  这不仅薅了老太爷羊毛,连他主管内务府的和中堂羊毛一块薅了。

  不过和中堂挺开心,因为这证明赵有禄这小子真的挺精明。

  想到明年还要靠这小子在江苏推广借读,老太爷又的确给赏了黄马褂,中堂大人自然跟着锦上添花。

  左右是个四品官,不管对还是错,就这么办吧。

  老太爷那里就算事后觉得不对,和珅也有办法解决。

  之所以没有让赵安当苏松粮道,是因为苏松粮道驻地就在苏州,如果赵安在苏州当官,肯定要与同在苏州的巡抚衙门打交道。

  江苏巡抚福崧是阿桂的人,和珅不想赵安的工作被福崧掣肘,也不想因为同福崧过多接触导致赵安被阿桂一派拉拢。

  所以,改任江安粮道最是合适。

  另一方面原因是安徽有两个同样肩负粮道职责的道员,如此就能避免赵安因为业务不精导致安徽漕粮业务受到影响。

  这一点,还是存了公心的。

  孙士毅没有怀疑和珅根本没去皇帝那,见皇上确是要赵有禄出任江安粮道,无奈之下也只能暗自叹息。

  福长安以当值满军机大臣身份分别给吏部,江苏巡抚衙门、安徽巡抚衙门发去公文,要求办理相关手续,落实朝廷关于人事调动的精神指示。

  赵有禄升任江安粮道,现任粮道章攀桂就得挪窝。

  许是为了补偿章攀桂,福长安便问主管吏部的孙士毅哪些省份有缺。

  孙士毅说江西按察使年限到了,章攀桂任江安粮道数年并无差错,可升江西按察使。

  和珅没有意见,同意这个安排,待过完年让吏部以正式报告形式奏请皇帝。

  眼瞅着快到皇上于保和殿宴请蒙古王公大臣了,两位当值的军机大臣得去一人,和珅作为皇帝最宠信的大红人肯定也要去。

  结果就是身为汉

第二百三十五章 都是福中堂的功劳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