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九十章 老太爷不高兴  清妖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一百九十章 老太爷不高兴[2/3页]

  与官府对抗,擅断“国家动脉”,若不加以严惩必会滋长不法之徒气焰。

  总督大人的奏折跟江苏巡抚的奏折是一前一后到的京师,巡抚折子在前,总督在后。

  中间还有一道奏折也是说扬州漕运乱象的。

  这道奏折便是刚刚当上“包衣大”的督学委员赵安所上。

  “包衣大”是内务府内对赵安这个督学委员兼府学教授的准确称呼。

  因为内务府规定没有品级的包衣,统称“包衣下”,在外做官但品级不高的则统一称为“包衣大”。

  包衣大上面则是包衣佐领,包衣参领。

  按内务府的规矩,不管你这个包衣在外面做什么官,官居几品,于内务府内仍归包衣佐领统辖。

  相当于前世赵安在外面当了市长,但他一家老小户籍仍在村里面,所以村长说啥就是啥,他这个市长在村长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。

  一种变相的奴隶管理制。

  当然,事实上没几个村长敢对市长指手划脚。

  同样,内务府内也是如此。

  你这个包衣真要做了大官,甭管是佐领还是参领都得看你眼色行事。

  规定是规定,心眼却是活的。

  尤其公中佐领这块非世袭,所以真惹得本佐领内那些当大官的“包衣大”不高兴,这个佐领是极有可能被拿下的。

  唯一能让赵安这个“包衣大”必须百分百服从本佐领指挥的,只有一个可能,那就是大清到了生死边缘,内务府包衣佐领总动员。

  不过到这一步,“包衣大”们似乎有更多选择空间。

  摆在老太爷面前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“看法”,代表江苏官场的巡抚福崧、代表江苏教育界的赵有禄;代表漕运衙门的总督管干贞。

  两方所奏天南地北,到底谁在说谎?

  扬州运河真实情况又是什么?

  到底是漕帮刁恶不法,还是漕运衙门鱼肉太甚?

  此时扬州运河中断的后果已经在京中显现出来,不仅王公大臣等着的南方年货迟迟不到,内务府这边给皇室供应的年货也都卡在了扬州。

  市面上准备发一笔年货财的商人们更是叫苦不迭,但上上下下不

第一百九十章 老太爷不高兴[2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