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第四百四十七章、分兵[3/3页]
气的挂印而去。
首辅和次辅撂挑子不干,这是震惊朝野的大事。为了稳定人心,永宁帝急忙派人把他们追了回来。
皇帝亲自下场劝说,勉强把人给留了下来。不过裂痕一旦产生,就无法修复。
在后续的事务中,景李二人直接称病不出。
两个勋贵系老大摆烂,这可苦了下面的人。
景逸风没有写信,劝说自家堂兄。因为现在的选择,实际上已经是景李两家的政治自保。
皇帝不愿意当橡皮章,亲自插手了军事指挥,让这场战争的胜负变得扑朔迷离。
他们不是曹操,没有囚禁皇帝夺权的魄力,自然不能强逼着皇帝当橡皮章。
觉察到了危险,不想背黑锅的景国良和李原,在试图挽救失败后,果断选择了优先自保。
不是他们不爱大虞,纯粹是这次的锅太大,景李两家联合起来也背不动。
为了家族利益,只能选择及时抽身。
“提督大人,这冰天雪地的,能够日行三十里已经非常不容易。
如果再加快速度,士卒们的身体受不了啊!
您看是否给两位阁老去信,让他们出来管管……”
宋总兵神色凝重的说道。
原本以为皇帝御驾亲征,大家能够表现一下,万万没想到这就是坑。
永宁帝的指挥,看似符合兵法,实际上都是生搬硬套。
在纸上推演无往不利,一旦遇上实战,到处都是问题。
“堂兄和李阁老都病倒了,现在根本无法理事,现在只能靠我们自己。”
景逸风摇了摇头说道。
外界以为两人在装病,只有他们这些亲信知道,两人是真的病倒了。
在人均寿命不足四十岁的大虞朝,超过五十岁的都算老人。
景国良和李原虽然是勋贵出身,那也是上过战场的,年轻的时候还受过伤。
在北疆受了风寒,大病小病都找上了门。
如果只是这些,无非是静养几日,就能恢复过来。
偏偏两人还受了一肚子气,没有地方发泄。
一系列的因素迭加下来,两人从称病变成了真病。
现在的政治撤退,也是在为未来做准备。
同皇帝闹的太僵,他们活着的时候,没有什么问题。
一旦不幸故去,情况就发生了变化。
尽管景李两家在朝中势力不小,可有两人领头的情况下,才是大虞最强的世家。
下一代尚未成长起来,丧失了领头羊,不等外人出手,内部就会先发生分裂。
若是再遭到皇帝的针对,要不了多长时间,就会在内忧外患中没落下去。
事实上,这还算是好的。
如果不是汉水侯崛起,在外面呼啸一方,搞不好还会有灭族之祸。
自古权臣中,能善终者寥寥无几。
“什么,两位阁老病重!”
听到这个消息,一众将领纷纷脸色大变。
在场的将领,全部都是勋贵系出身,大家非常清楚景国良和李原存在的意义。
尽管他们时常私底下抱怨,两人政治上太过保守,但勋贵系真离不开这两位德高望重的大佬。
没有两人在上面压着,光新老大的位置,都能让人抢破头。
稍有不慎,牛逼轰轰的勋贵系,就会四分五裂。
事实上,勋贵集团在大多数时间,都是各自为政。
一直到到先帝朝时期,为了制衡文官集团,才开始抱团取暖。
哪怕到了现在,约束这个团体的也是景李两人的个人威望,并不具备强制执行力。
除了景李两人外,勋贵中找不到有足够威望,率领勋贵系和文官对抗的新领袖。
即便是威名赫赫的李牧,也只是在年轻一代中有影响力,老一辈勋贵并不买他的账。
“好了,此事你们知道即可,万万不能传了出去。”
景逸风当即呵斥道。
这种消息,根本保不了密。
短时间称病不出,可以说是在赌气。
顶多让外界嘲讽几句,说他们缺乏肚量。
长时间不露面,任谁都会觉察到不对劲,到时候各种流言蜚语都会出现。
与其放任别人引导舆论,不如主动出手,先把消息放出去。
……
第四百四十七章、分兵[3/3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