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四百四十三章、离经叛道  复山河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
第四百四十三章、离经叛道[1/3页]

  养心殿。

  “北虏再次入寇,你们几个觉得朕御驾亲征如何?”

  永宁帝略显迟疑的问道。

  最近这几天,京中因为北奴入侵,已经闹的沸沸扬扬。

  文武百官争先献策,仿佛人人都是诸葛武侯再生。

  半数以上的策略,全部都是夸夸其谈,不具备参考价值。

  可有些计划,还是让永宁帝动了心。其中最特别的,就是有人建议他——御驾亲征。

  理由非常充分。

  军权旁落,不利于江山社稷的稳定。想要拿回权力,最快捷的操作就是御驾亲征。

  只有亲临前线,近距离接触一线将领,才能在军中培养亲信,把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
  不需要大获全胜,只要挡住北奴的进攻,他就能收获巨大的政治声望。

  相比前两次北虏入侵,大虞朝现在的准备,无疑是最充分的。

  辽东五镇、蓟州三镇、宣府三镇、大同三镇、山西两镇,光北疆一线朝廷就部署了十六镇募兵。

  这些部队,要么出自辽东将门,要么是勋贵嫡系,全部都是大虞朝一等一的精锐。

  如果御驾亲征,还能带上二十万余京营,到时候投入前线的作战部队,足有近四十万。

  加上后勤运输人员,对外宣称百万大军,都不算过分。

  从纸面数据看,虞军实力无疑远超北奴。只要发挥正常,击败敌军几乎板上钉钉。

  长城防线挡住了北奴的第一波进攻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
  这种送上门的军功,永宁帝自然不愿意留给勋贵系,交给文官来指挥,他又不放心。

  “陛下,万万不可啊!”

  “战场上凶险万分,随时可能发生各种意外,您乃……”

  劝说的话说到一半,见永宁帝脸色难看,徐忠恩果断选择了闭嘴。

  这哪里是问策,分明就是心中有了想法,只是信心不足,想要获得更多人的支持。

  如果是朝中大臣,自然要据理力争,可他是一名宦官。

  身份决定了,他不能和皇帝对着干,哪怕明知道事情存在风险。

  “陛下英明!”

  “纵观历史,古之雄主大都有亲率大军,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经历。

  陛下,自继位以来,内除奸贼,外定叛乱,方有今日天下之太平。

  北奴不知死活,一再挑衅天恩……”

  汪逸风的夸赞,让永宁帝龙颜大悦。

  见到这一幕之后,一众宦官纷纷诉说御驾亲征的好处,把永宁帝吹捧到了天上。

  “陛下,老奴刚才糊涂了。光想着风险,忽略了御驾亲征的好处,实属罪该万死。”

 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徐忠恩,果断转变政治立场。

  “哈哈……”

  “你这老货,平常没事的时候,就多读点儿书。

  今日之大虞,早已经不是昨日的大虞。

  自从北方各部扩编之后,我朝军事实力大增,现在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。

  北奴此时送上门来,那就是自己找死。

  这种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朕岂能放过!”

  永宁帝笑着说道。

  军费不是白花的,朝廷投入了那么多钱在军事上,自然会有相应的收获。

  勋贵系上台之后,整顿各地军务,狠抓军事训练,这是世人皆知的。

  尽管他对景李二人独揽大权不满,但对他们推动的整军行动,永宁帝还是非常认同的。

  正是前期的投入,给了永宁帝御驾亲征的信心。

  高兴过后,他很快又犯了愁。御驾亲征,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事。

  皇帝有意只是基础条件,还必须获得朝中百官的支持。

  参考以往的惯例,永宁帝不认为朝中文武百官,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支持他。

  尤其是执掌大权的勋贵系,在这个问题上,更会强烈反对。

  一旦皇帝御驾亲征大获全胜,把皇权深入到了军队中,勋贵系的最大政治资本就没了。

  偏偏在这个问题上,又很难绕过勋贵系。

  甭管谁率兵出征,冲锋陷阵的都少不了勋贵集团。

  没有这些人配合,再好的作战方案,都落实不下去。

  ……

  文渊阁。

  “诸位同僚,陛下有意御驾亲征,大家觉得如何是好?”

  景国良皱着眉头问道。

  战争不是纸面游戏,如果兵多就能赢得胜利,世界上也不会有名将。

  为了应对北虏入侵,他们一直忙着调兵遣将,准

第四百四十三章、离经叛道[1/3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